第(1/3)页 近来一段时间,京城内颇不太平。 先是官家遇刺,大索全城,然后又有地下惊变,魔窟重案,把整个城市里面搅得人心惶惶,夜晚都不再敢出门。 过去有险,都去求告官府,现在见到官衣模样,便远远地绕着走。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京城之中消息传得快,一日夜间,整个城市内部便风气大变,生意都萧条了不少。 本地的女子孩童,更是被家人反复警告,见到陌生人躲远点,哪怕是贵人也不行。 大宋朝对待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责非常严厉。 “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 如果官员对拐卖人口犯罪不闻不问,朝廷要予以严厉处罚。 但问题在于,法律是法律,关键还看落不落实。 大宋同样有着“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 普通人可是买不起奴婢的,最多凑钱买个媳妇传宗接代。 可你看那豪门大户,官宦人家,哪个不是仆婢成群? 法律对他们有用吗? 从古至今,从来都是州官随意放火,百姓不许点灯,千古不易。 很多事情,不拆穿了,大家还看不明白,但只要那层遮羞布一揭掉,谁也不是傻子! 民众确实健忘,再不满的事情,过段时间便揭过去了,但好感度却不会凭空增长。 官府的公信力,便是在百姓一次次的失望之中,逐渐丧失掉了。 当衙门屡次无用,去衙门求助、伸冤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宗族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彻底替换掉衙门的作用。 而宗族力量变强,衙门又必须更进一步借助宗族的力量,让渡更多的底层权力。 恶性循环便这么产生了,最终结果就是,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遇到个明君,百姓苦少点;遇到个昏君,百姓苦多点。 不苦是不可能的! 百姓不苦,老爷们怎么幸福? 不仅苦是相对的,这幸福也是相对的呀! 就在京城百姓以为,此事又会跟以往一样,被冷处理的时候,忽然衙门发了布告,明日午时将会在开封府前广场上,对勇救数百妇女儿童的本府军巡判官李广都进行公开表彰。 布告里写的很清楚,那位带着手下掀翻了鬼樊楼,营救了数百名百姓的英雄,乃是刚调入开封府的军巡判官,也就是最近骑着高头大马,挂着两柄巨大板斧,在街上巡查的那位官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