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炒货厂启动-《小小衙内》


    第(1/3)页

    说完了这事,不知怎么地,柳非又想起了羽绒服的价格,

    “对了,你那件羽绒服到底多少钱?”

    “这个……市场零售价160元……”

    “踏马的……”柳非忍不住爆了一句粗看,没好气道:“你给我一个出厂价

    “出厂价……”丁三坡没说出来,实际上,这个价格就是给罗家竹的价格,而罗家竹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是同样的数字,只不过单位不是华元,而是换成了美元。这个价格,在这一时期,还算是一个正常价格,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羽绒制品一向都是昂贵的代名词,由于原材料稀缺,英、德等国一度还曾开展过人造羽绒项目的研究。当然,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一窝蜂开始羽绒出口之后的价格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不,收您一个成本价吧……十六元……”

    柳非一下子瞠目结舌起来,都说工农业剪刀差,可十六元与一百六十元,这把剪刀上下开口的差别也太大了。

    良久之后,柳非才大叹曰:“好小子,社队企业新开设企业三年免税,这今后三年,你可发大财了……”

    “我丁三坡发大财就糟糕了,将来可是要挨枪子儿的……”

    “抱歉抱歉,说错话了……”柳非打着手势,勉强说道:“出厂价好了,成本价我拿着也烫手……”

    ※

    放寒假以后,丁大力不见轻松,反而一天比一天更忙

    小舅舅那边的所谓“炒货厂”,一小麻袋一大麻袋的葵花籽正络绎不绝往刘庄大队装运。大队部的厂子名叫刘庄大队综合厂,顾名思义,所有的厂子都窝在一个地方,一方面,炒货厂有名有份在里面占有一席之地,而另一方面,因为里面的小企业多而杂,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更加不起眼的炒货厂。

    江南省的葵花籽种植,主要还是以农户自留地种植为主,生产队一级统一种植的极少。自留地种植,那就意味着粗放型种植,没有农技部门的指导,也就谈不上科学种植。后世的向rì葵亩产量200KG以上,在这一时期是万万达不到的。若是照料地好一点,亩产或许能上百斤,一般而言,亩产基本上在九十斤到一百斤之间差不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