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胜利的大会-《小小衙内》
第(3/3)页
丁三坡尽管在第八届团县委的书记任上,只短短工作了几个月时间,然而,他毕竟还是团县委一把手,所以,八届团县委的工作报告理所当然地由他来宣读。
柳非同样坐在主席台上,听着丁三坡抑扬顿挫的文字,很是满意地频频点头。柳非在想,县委当初对丁三坡在团县委工作的定位,只是作为过渡xìng的人物。之所以放在换届时期过渡,无非也是县领导为丁三坡增添政治资本的想法。只不过,丁三坡还是给了他以及县委一个意外的惊喜,过渡xìng的团委书记,工作之细、之扎实,以及他的一系列工作成绩,却要远远盖过于他的前任。
看来,把丁三坡这位同志要回来是要对了!柳非愈加自得地想到。
※
根据青年团核心机关组织部下发的有关选举的“暂行意见”,县一级团委,可选举产生常委七至十一人,常委会一般应由团的专职干部组成。正、副书记则不超过常委半数。这么一算的话,团县委九名专职干部已经满编制,一名借调干部暂不占干部编制,若需要选举产生最大数字十一名常委,那么,第十一名常委似乎只能从基层团组织中选举产生。
最终,在所有基层团组织干部翘首以盼之下,天昌公社团委书记王水官同志,出人意料地当选团县委常委。当然,名义上,这个名额是在同级党委(县委)领导下所产生的,丁三坡只是主持酝酿并推荐——然而,这其中所蕴含了什么样的实际意义,相信每一名团干部,心里都明镜似的。
团县委正、副书记的选举是等额,尽管这一形式有悖于差额选举的“暂行意见”jīng神,不过,该jīng神同时也指出,若是酝酿充分,意见且完全一致,“候选人也可以不多于应选人。”
丁三坡、秦荣国与沈思纬三位原正副书记的当选毫无悬念,老干部甲的当选则再度令人大呼看不懂……在团机关里都流传有这么一种说法,老干部甲是最早向丁三坡发起挑战的,但同时,也是败得最早、最彻底。他的当选,只能被人解读为“错误路线代表”的当选。也有人说,老干部甲曾在座谈会上检讨,所以取得了丁三坡的谅解。而死不悔改的老干部乙,看吧,副书记明明还可以再增加一个名额,可这一届新当选的团县委,还就只设三名副书记。
于是乎,丁三坡的声望一时无两。这种声望不但在团员青年当中,以及县委大院一号楼的二楼团办,就连走在县委大院之中,所到之处,也都是充满了热情地问候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