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相互咬耳朵-《小小衙内》
第(2/3)页
“不打不行了,再让他在这个位子上坐下去,以后咱们几个老家伙就任他搓使了……你看看这些小年轻,现在都一个个服他服得不得了,不是我杞人忧天,只要他打一个暗示,不用他出手,这些小年轻就可以搞得我们焦头烂额,以后工作还怎么开展?啊?”
老干部丁也加入到他们之间的咬耳朵行列之中他说:“是啊,没想到这‘娃娃书记’天天下基层,还能拉出一支铁杆支持者出来……现在形势堪忧啊,社会舆论暂时还维持以往的说法,说我们老干部是一笔财富,可我们这些老家伙呆在团委里,最后风头被这个‘娃娃书记’都盖过去了,舆论还会说我们是一笔财富?是一个包袱还差不多吧……所以,我也赞成现在就开炮,不然的话,以后县委安排老干部,就不是安置到团县委,要到下面公社去插秧施肥啦……”
老干部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不能让丁三坡再这样风光下去,要马上行动,即使敲不掉他,但这股锋芒必须马上把他给抹去了。
座谈会仍在继续,与会的基层团委书记,除了歌功颂德之外,倒也不是完全言之无物。比如说,倾桥公社团委书记顾高华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他说:“为迎接沈南县第九届青年团员代表D会召开,我们基层团组织也相继召开了团代会,进行代表选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某些不是非常优秀、突出的团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被选为代表,而那些一直在基层默默无闻奉献的优秀团员青年,反而名落孙山。团员们对此意见很大,有些已经反映到我这里了。请问丁书记,这一次代表资格初审工作,对于这样的团员代表,我们基层团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个话题很有爆炸xìng,顾高华的话音未落,会场霎时一片私语之声。很显而易见的是,这个问题不独倾桥公社存在,其他各个公社,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现象,而区别仅在于,顾高华把这个问题放到了阳光下。
老干部们相视而笑,都觉得反击机会即将来临。
丁三坡面无表情坐视团委书记们的交谈,在会场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才轻咳一声,说道:“高华同志的问题提得非常好。必须承认,社会是复杂的,我们的团员青年,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面临到这样的一面。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
丁三坡轻抿了一口茶水,又继续不着边际说道:“怎样去评价一个团员青年的好坏呢?是不是有人为他打过招呼、递过条*子,这名团员青年就不是优秀的了、甚至是不够格的了?显然,持有这样的态度的同志,他自己本身的态度就不端正了……已故核心领导人就曾经说过,他也递过条*子、开过后门,因为这些人不是坏人嘛……”
老干部乙对老干部丙说:“可惜了,他倒是讨好了那些打招呼、递条*子的,要是一刀切全部清除出代表名录才好呢。”
老干部丙则说:“都一样,他这样说就逃得掉了么?”
老干部丁最起劲,摩拳擦掌说:“怎么样,该放炮了吧?你们来还是我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