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民间的愚夫愚妇也太多了!”顾倾城感叹一声,不禁想起自己前世临死时的遭遇,若没有那些普通百姓的落井下石,自己的境地也不会显得那般凄凉,到后来,萧凤梧也不会那般愤怒。 “是啊,”萧凤梧也深有同感,“所以说推行教化才是任重道远的事情,若是天下百姓全都明理知事,也许便不会这样轻易被人左右的想法和行动的情况了。” “可是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先把百姓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富国强兵,之后才可以推行教化,百姓们还不能做到安居乐业,又怎么有闲心让自家的儿女去读书? “想要推行教化,至少也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也不可这般消极,”萧凤梧摇摇头,“有时候教化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不记得孟母三迁的典故了?旁人的影响有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赞成现在慢慢扩大义学的规模,即便不能做到遍地开,最起码也要做到能够影响到一县的风气。 “而且还要让一些真正有才学的人,到民间去讲一讲朝廷的政令,以及推行一下新的耕作方法什么的,必然会带去不一样的风气。” 顾倾城眼睛亮亮的,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笑道:“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若是下乡的是他们耳熟能详的父母官可就更好了!毕竟他们说的话才更有说服力!” “嗯,”萧凤梧点点头,“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我会慢慢和太师还有丞相讨论的。而且只有真正施行起来,才能看到效果和缺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