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纷纷向曹小荣和李江红反映,要求也要把自家上小学的学生转校过来,理由还很充分。 “厂长,我早上上班时候骑车把小孩送到村里学校,然后我去上班,中午我在厂里食堂孩子在学校食堂吃法,到了晚上我再骑车带回去,这样我能安心上班就不用操心孩子的事了!” 有道理啊..... 申请给自己孩子转学的职工越来越多,曹小荣和李江红也没办法,只好向卫向东反映。 “提出申请的有多少个?”卫向东问道。 “我和江红算过,一共有五十多个,还有没申请的...加起来一共有八十多吧个。” 挺多啊..... 现在两个小学合到一起大约有学生230人,这相当于又多了个小学,全县农村最大的小学! “你們俩的意思?”卫向东反问道。 “我觉得职工说的有道理,我们厂大部分都是女职工,上班最操心的就是家里的小孩子,有的中午不在厂里食堂吃,非要赶回家就是为了孩子。” “那.....就让过来吧,不过这事没这么简单,咱们学校哪有这么多老师?而且,向阳小学合过来这事还要向乡上和县教委汇报。”卫向东说道。 不过出乎卫向东的意料,乡上和县教委都一致同意! 特别是乡党高官刁安喜,对卫向东有些做法看不惯,但这件事大力支持! “你们村条件好,就应该帮扶向阳村!我帮你去县教委要老师!都是中师毕业的!”刁安喜手一挥:“那么好的教室不用,简直是浪费!” 乖乖...... 幸亏三百个多个学生基本上把教室坐满,否则像附近的金银村、新力村学生也要转学来,那咋办? 当然具体的事情卫向东让卫光荣和周永生商量,找乡上和县教委办各种手续,卫向东不再操心此事。 这期间,国内还有一件大事,中国体育健儿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了! 隔五十二年再征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六月份开始,报纸舆论界就开始为此事升温,盼望着奥运健儿们能为国争光。 这不仅仅是体育界的盛会,更是全中国人民的盛事。 当普通老百姓开始议论这件事的时候,卫向东早就嗅到商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