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昨日,二儿子才拿回三千两崭新的银锭,三儿子将五儿钱芐那最是舒适宽敞的主院给打扫出来,说是让她搬过去住,大儿子也说了,只等扬州汪家的案子一判下来,那知州就会直接给瓜州下令,让瓜州衙门将地契给换了。 一切都好好的,都是按照她的预想发展。 她嫁入钱家的时候,钱家老太爷还当着官,虽然官小又不是什么能捞油水的职位,但是家境也算不错。 可是老太爷一死,家里就开始败落下来。 她会生,别人一胎生两就算多,她一连生了两次三胞胎。 前后生了十个儿女。 当时生产了一大笔钱,后来养孩子又费不小,再加上儿女嫁娶,老太爷一去,家里没有一个懂得营生的,又要端着书香门第的架子。 年年都入不敷出,只能靠卖一些祖产来维持开销。 这么些年下来,便只剩了百亩薄田。 眼看着剩下的孩子嫁娶都不够钱,天上便砸下一个馅饼。 汪大姑娘带着十里红妆嫁过来了。 开始,老夫人对这个五儿媳是很满意的。 长得漂亮,又懂事孝顺,钱家一大家子都住进去了,也没说什么,也老实的出钱将那一大家子给养了。 让她开始觉得儿媳妇不顺眼,是从她问儿媳妇要六儿子娶媳妇的聘礼之时。 不过千两银子的聘礼,对于儿媳妇不过九牛一毛,可儿媳妇就是不出。 只说,公中没有这笔钱。 公中当然没有! 那百亩薄田便是卖也不过几百两银子而已。 她自然是要儿媳妇拿嫁妆银子来贴! 可儿媳妇就是不松口! 出聘礼不同意,出嫁妆不同意,便是给前头几个儿子名下买点良田宅子什么的也不同意! 她便愤怒了。 这儿媳妇有钱不能随便用,那有个屁用! 何况,儿媳妇生的还是女娃! 自家儿子可是已经中举,以后眼看着前程似锦,就这么一个抠门儿媳妇,那里能配得上他! 老夫人绞尽脑汁的想,想想出一个既可以将儿媳妇的嫁妆贪下,又可以将儿媳妇休掉的法子。 可是楚律规定,女子死后,嫁妆归亲生儿女,无子女则嫁妆归娘家,便是休弃,那嫁妆也是要带着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