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来自吴楚之地的少年-《六朝汉臣》
            
            
            
                
    第(1/3)页
    武关前
    一条蜿蜒曲折、似卧地长龙的入关队伍,从涵洞口向远方延伸,不见尾短。
    队伍构成极为复杂。
    流民、商贾、服徭役者……
    自从濮阳之地发生黄河决口之事,函谷关的通行重要性就断崖式降低,武关成了连接长安与楚地的核心关隘。
    涵洞口。
    一名穿着红色甲胄、腰间佩剑,容貌沧桑,胡须略长的甲士,抬手,将一个衣衫破烂的少年拦了下来。
    他粗犷的声音,在武关外悠悠回荡。
    “止步,可有传信?”
    “有!”
    张平安点点头,回答的干脆利落。
    他先拍了拍粗麻布制成的棕黄色衣服。
    顿时,黄尘伴随泥沙,纷纷扬扬地从麻布衣裳的缝隙中抖落。
    随后,扯开衣襟,从怀中掏出一块巴掌大小的木牌,交给守关士卒查验。
    这是他的身份证,由出发地的官衙颁布,记载了个人的详细信息。
    徐偃接过,视线首先聚焦在传信外表。
    木牌字体为隶书,雕刻工整。
    记述方法简介、明了。
    大小、重量符合大汉官府标准。
    不是伪造。
    他辨明这点,才把重点放在内容上。
    氏:赵
    姓:张
    名:平安
    年龄:一十五
    爵位:大夫。
    祖籍:豫章郡
    户籍:豫章郡鄱阳县
    徐偃看到这里,眉头一皱,并没有继续看下去。
    而是交还传信,挥挥手,冷声道:“大夫请回吧,故大行令王恢、现犍为郡守唐蒙于建元六年有奏,南越与闽越之地战争之后,将有不法之徒从豫章等地入关中。若无特殊之事,请皆遣返之!”
    “故丞相田蚡有令:自元光元年冬十月起,豫章郡之吏民,非有召、徭役,皆不得入关!”
    张平安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眉头轻挑,气的浑身发抖。
    见面前甲士凶神恶煞,不留情面,他只能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询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