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政治力量还不成熟-《回到清朝做霸主》
第(3/3)页
李宁宇的话不得不让爱德华重视,有的事情就要顺势而为,于是李宁宇就拿出了彭德传来的电文之一,中华鄂军都督府布告海内人士电文。
这篇布告海外人士的电文,主要是说欧洲的奥匈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与晚清王朝一般,虽然能将境内的无数民族联合在一起,可是他们靠的并不是在人民共同意识上来营造,而是各民族上层精英对同一个皇帝的共同效忠。
清朝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开始,就已经充分意识到整个帝国的多元性,所以采取了高度复杂、因民族而异的架构统治方式,使得各民族之间很难达成相互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大清国。
其中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早年就在国内推行各省自立的革命,但他尤其强调,蒙藏是因为对满清皇帝的效忠,所以才保留在国家之内,如果贸然的去推翻满清皇帝,必然引发国家分裂的能性,换句话来说,康有为认为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与国家的独立统一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而武昌起义的革命军,虽然多数是激进的汉民族主义者,他们的心中想要设计的建国模式,是一种高度接近于美国的模式。
所以革命人士将政体确定为“五族共和”,旗帜为五色旗,代表着汉、满、蒙、回、藏五大族,而十八省,代表传统汉人居住的十八省。
至于革命军对民族理解这种不彻底性,李宁宇虽然与他们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不过对于政治力量还不成熟的革命者来说,倒也不愿意去计较,不然最后的革命果实也不会被旧政治势力所“篡夺”,最后还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电文中,关于各国在华的殖民,遭到了彻底的讽刺,并且将改变列强殖民定为当务之急,这让看完电文后的爱德华七世,脸色黝黑中带着幽白。
投pk票支持作者获赠积分和k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