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下策-《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若是当日,温候以之受彭城,非是惧曹贼气焰,即率部逃离的侯成,那么徐州局面会不会另外一种情况?
此情此景,陈宫的思绪忽然发散不少。
当他看到高顺已然转过头,目光炯炯的望着自己,搜寻某种答案时,陈宫开口道:“奔走交州,自谋势力,以期抗曹贼,其实只是下策!”
下策!
高顺咀嚼着两个字。
陈宫继续道:“其实,君有一句话说的对。若是在交往中,刘荆州也好,张府君也好,能积极抗曹,吾等投效之又如何?此或为吾等中策。便如荆、交之地,多有本地势力,能借力即借力。
而占荆州之地,取益州、扬州之土,只要仔细谋划,何尝不能覆灭曹贼,复兴汉室?
但沿路所见,尤其荆州内部或有大乱,此时入驻,非明事,加上君之所言般,遂吾等不得不走此下策。
将来荆州若迎来明主,吾等皆积蓄之势力,投靠之又如何?”
高顺随着陈宫的话,皱眉问道:“公台之上策为何?”
发现陈宫看着自己,并不说话,高顺恍然一动,脸上带着几分怒气,道:“公台之上策,可是投效大耳儿?!”
因为多次和刘备手下部将交战,且之多次俘获刘备妻儿,高顺等同吕布一样,私下里,常唤刘备蔑称。
他自觉刘备或不容他,便是进入刘备帐下,如经常交战的刘备部将,恐多与之刁难,一如年幼的温候幼子吕候,亦将艰难。所以当日面对刘备使者徐庶,他同陈宫一样,没什么好脸色。
另一层原因在于,去岁的赫萌之乱,高顺即是怀疑赫萌本人受到刘备的之意,为之说服,才出了此事。故而,其人恩怨分明,一直将刘备视作敌人,又如何会加入刘备营中?
便于此时,高顺有些明白陈宫的良苦用心。其人心有所谋,但为了自己,为了温候幼子,才行此下策。
若是不然,趁着刘备当今在九江、汝南之地的势态,如陈宫往之,何愁不会重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