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张机-《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由此,瘴气于南中被传的神乎其神,本质上是为出血热、疟疾、痢疾等病症之统称。

    借于外因看,从秦汉之前,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南中人,将激发此病之原因,归结于四、五月后,山岭、沼泽之地升起的黑雾。

    实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春夏之际,蚊虫滋生,形成的蚊子群,依附于人体,以叮咬感染,导致传播途径加大,尤其会使人感染恶性疟疾,最终或发展成为瘟疫。

    而直到唐宋以后,南中人,如于两广,才对“瘴气”之症有所认识归类,继而,积累大量治疗经验,如药物疗法,针刺法。

    至少现在的南中,于瘴气还是充满了未知,常人见之,无不惧也。

    亦因此,即便南中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也少有人愿意迁入此地生活。

    作为大军主将,与旁人不同,刘釜于常人闻之色变的瘴气,倒是没有太大惧怕。只要经过科学性、系统性的“防瘴”,即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感染。

    毕竟,早在第一次踏入滇池,后入安夷时,他就与瘴气打过交道。遂于安夷县中,推行喝热水、驱蚊等诸多防备之律,并与本地医工商议,推出了一些方疟疾之策。直到现在,安夷之地,也未有出现大的疾病。

    即此,要想在基础上治理好南中百姓,迁交州流民入南中,未来消除南中人对瘴气的恐惧势在必行,推行系统化的防瘴治瘴制度,亦是在平叛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早在十多日前,名医张机入蜀而来,就让刘釜看到了契机。

    但因中间经过大雪,另有张机受法正之邀,于僰道为奋勇军于此的伤病诊治,足足花费了十多日时间。

    直到今日初七,在刘釜早先派出的一队賨卫护卫下,张机方抵达南安地界。

    一大早,在县寺吃过早食,刘釜骑马,带着杜琼、杜微等留守军吏,出十里亲迎。

    在刘釜看来,代表当前大汉医疗顶尖水平,弟子遍及天下,又擅长疑难杂症的张机,即是他治理稳定南中这处多为毒瘴笼罩之地的关键。

    这次张机来了,怎么说也要将此人留在身边几个月。

    就在这般焦急的等待中,张机一行人终于是两旁为积血覆盖的山道中走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