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51微博?-《传媒大亨从1999开始》


    第(3/3)页

    我先讲讲51集团目前各个平台上,用户SNS架构上的传播特点。

    51人人还有51talk空间,用户的个人主页,本质是一种博客形式。

    我观察过,然后发现了一些大致的规律。比如演艺界有不少明星都在51人人网注册了,我们的形象代言人刘宜霏,在51人人网的粉丝数量已经高达500多万。

    但是,刘宜霏个人主页更新的内容不多,频率不高,因为一个页面能装下很多东西,文字、图片甚至视频链接,要花时间排版才好看。

    作为明星,她很忙,没时间来打理这个页面,更谈不上经常与粉丝互动了。

    如果让助理来打理,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如果经常只是写下一两句话,那粉丝打开之后,页面又很不好看,不美观,没内容。

    51人人网,这样的高人气明星用户不少,但是活跃度却比较低。

    同样的事,放在51股吧,又变成另一种现象了。

    51股吧的用户,主要是股民,比较草根一点,这些用户发帖就比较随意,有些人发帖的频率很高,就是几句话点评一下股市或者股票。

    因为一时或经常判断比较准确,用户关注度越来越高,互动也很及时。

    这其实也是一种自媒体现象,信息量少,就写那么几句话,随意又方便。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做出一个新产品,类似于51talk这样,针对几乎所有的网民开发,让用户能以短小便捷的方式,记录某件事,或表达某个观点。

    甚至,我们在产品设计上,就限定为这种形式,让它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鲜明特点的产品。

    在技术架构上,依然考虑SNS模式,让它具有社交属性。

    在内容导向上,又让它带有传媒化,草根化的特点,适合几乎所有的网民,方便快捷,易于互动和传播。

    我将这种产品形式,设想为一种微博客的形式……”

    “微博客?”

    当高阳提出这样一个新的产品概念,众人一时都愣住了,也陷入了思考。

    方建做过几年媒体,反应最快:“老高,你是说,将51股吧用户习惯的那种短语化,碎片化的思考或记录,在形式上,完全给它固化下来?”

    高阳道:“对,差不多就是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让用户使用起来感觉简便快捷,同时又挺新鲜,这样一个产品,我们可以叫它[51微博]。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能采用何种技术,尽可能简单易用的技术,基于SNS架构来设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