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8月8日,立秋。京城的秋凉立竿见影,来得很快。 前两天,高阳刚过了29岁生日。 现在,补课差不多三周时间的吴晓月,还有吴若涵,也都放暑假了。 8月9日,周六,晋扬、贺广文、方建和陈森等七八个人,又齐聚香邑山庄,在高阳的家庭会议室里,讨论[51同城]项目的投资计划书。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讨论了,第一版修改后的方案,可执行性强了很多。 今天需要讨论的,更多是一些细节问题。 晋扬有些忧虑:“我们想要在房地产行业打开突破口,并不容易啊,现在房产专业网站也不算少了,像so房,创办快4年了,网站流量很好,又依托于行业协会,编制有行业发展指数,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另外,门户网站也在切入这个市场, 开设房产频道……” 方建道:“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我们想要借房地产扎根, 然后发展同城生活概念, 很不容易。” 贺广文道:“同城生活网站在技术上不难实现, 难的是汇聚人气,打开市场突破口, 及时产生现金流。” 高阳道:“各位,互联网在国内发展好几年了,如今第一波投资寒潮刚刚过去, 资本还不算踊跃,这是行业投资的大背景。 创业自然是不容易的,甚至很难,互联网这个行业,就像IT业一样, 聚集了很多聪明人。 就我个人而言, 并不懂互联网, 但是, 同城生活网站这个项目思路,大家都是赞同的,都认为有希望做出来,并且做好。 创办网站项目,初期阶段,烧钱是必然的, 我们的优势,是有太阳能媒体这个项目的现金流来支撑网站的创业,不需要辛苦去找天使投资。 既然资金不存在问题,项目的大方向也没有问题, 那么难点就在如何执行, 如何推进。 就我个人这几年的经历而言,无论是在IT媒体打工, 还是现在做太阳能媒体, 以及公关广告公司。 然后,包括杨勇和陈森, 他们当初在锦阳创业,做小超市,做DM商情,都是整个团队, 一步步辛苦打拼出来的。 现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创业很难, 早期的假大空模式行不通了,那就只能一步步,一天天的,去执行,去积累,去得到用户的认可。 房地产这一块,要积累,根基就要做得扎实。 说白了,就是积累真实有效的房源,做出一个能让用户验证的,使用体验能满意的信息数据库。 第(1/3)页